Room No.9
无剧透篇
- 总评:灰色纪实影像中拥有引人深思的 meta 系隐喻
- 标签:R18/致郁/现实
- 推荐:4+/5(*慎)
- *故事强度:4/5(5-普通 TAVG 1-拔作)
- *刺激性:4/5(5-离谱 1-清水)
- 篇幅:特短篇 (4H)
小林大地(A)和安昙诚二(B)是十余年的挚友。由于小林大地与女友分手而不舍得支付退票的差价,他们临时决定前往冲绳旅行,却在到达后意外从一个陌生的房间醒来。房间里可以高质量满足所有生活必需,除了毫无离开的方法,甚至连窗都是显示器做的。每天可以通过完成任务面板上的一个任务获得 10 积分和第二天的伙食,而任务面板上的任务的内容却让人望而却步。确定了的、成为实验对象 A 和 B 的二人,必须完成 A 对 B 实施 X 相关行为和 B 对 A 实施身体伤害之一的选择。
认为着“即使失去一条手臂也能活下去的”小林大地和秉承着“如果无论如何都要受到伤害,就选择身体上不会留下痕迹的那种”的安昙诚二,明明是完全的异性恋和坚定的挚友,却不可避免地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推进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深渊之中。
可以离开吗。离开后可以还像原来那样吗。
(*玩家将以小林大地为主视角进行选择,这也隐含了对大地想法的影响,影响了这对友人双方的心理状态,使得故事走向不同的结局)
|小林大地|安曇誠二|
| ————| —————|
|天然才|刺草ネトル|
美术音乐和 CV 表现优秀,剧本关于行为和心理的描绘都细腻到让人沉默,是值得一玩的佳作。不过,在 A-B-C 三条线路中涉及较为重口的 X 伤害描写和扭曲的心理描绘,。剧情的设计注定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不可能是预想到的富含情感的融合,,这种感受也因人设、世界观与现实世界的接近而得到强化。
与此同时,我个人认为该游戏存在一种引人深思的 meta 系隐喻;在剧透篇我会对这种隐喻进行解释。
剧透篇
索引:简单的想法-> > 附录(结局综述,私藏片段)
**两位角色心理和性格的变化、我并非无法感受到、只是事实上我在情感上的感知、分析和表达比不上很多在心理学和文学等方向有专长的玩家完善,所以在这里我不再详述关于心理和性格的分析(可以移步知乎高赞答案),而是给出我的角度的感受。
1. 总体感受
个人游玩顺序:A-》B-》C-》F-》D/E
总体感觉:真实又痛苦,因为真实而更加感受到痛苦。
玩之前并没有详细看介绍。一开始或许是抱着“或许可以是那种友人变恋人一起度过难关的剧情”开玩笑地看待的,感觉有点像里的那种神奇领域,性冲动和性幻想都在“被迫”的掩饰下合理化(就像一些类似九号房间的 cp 向同人文设定一样);但是这个故事不是这样的……痛苦正在于两个人都太真实了,就像一个正常的普通人以劣势方的立场误入了拔作的世界。(应该是容易设想的感受吧?)这两个人的面对这种 < 任务 > 的反应完全就是普通的、现实中的好友的反应……
就是,想象一下是现实中自己和自己的好姐妹遇到同样的情况,应该也是类似的吧。
其实在各类 ACGN 作品里,创造出的“类似于现实但有别于现实”的语境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毕竟艺术高于现实嘛(笑),拔作的语境就是极端化和扭曲化的,《人渣的本愿》那种语境也是非日常化的;有些故事的语境,不能肯定地说现实中绝不存在(毕竟现实有时远远比作品魔幻。)但是我们、至少是我、所在的称为现实的日常的语境里是绝对反常、异常、不会复现和发生的。然而,九号房间的情况就是:。在这个前提下,继续探索一对普通的挚友在这个环境下的心理变化。
如果看过我几篇长评(如 18R 游戏杂谈、花之女王 repo)的话,可能会注意到我一直以来特别在意剧本创作者在剧本中的“介入”行为:超世界观的力量、临时加入无铺垫设定、极端的巧合……而在《九号房间》,就存在唯一一个、也是极其显著的“介入”行为、也就是九号房间本身,它是这个故事得以发展的基石。对游戏角色而言,九号房间的本质是完全的黑盒:实验的策划人?实验设施如何建立的?机制的运转?实验的目的?……以大地和诚二的视角体验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和他们无从得知“超世界观”的力量的真实。九号房间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也不过是:冷漠地重复执行着机械的规则,拥有对于游戏内的“外面的世界”的完美的伪装(无法反抗、无法追究)。
在下面的段落,我将会解释我对“介入”行为的认识和对九号房间 meta 系隐喻的理解。
2. Meta?
在这里完整地解释一下我所理解的剧本和 meta 体系。
如果把作品的世界当作一个盒子,似乎存在这样“权限”的观念:
1. Admin:创作者(世界规则的制定者,决定盒内人的生活语境,也有能力直接介入盒内人的命运)
2. User:盒内人(生活在盒内的人。即使被设定为“神明”,在非 meta 作品中也只是 User 之间的权限差别,远远比不上 Admin)
3. Guest:玩家(由 Admin 指定了部分权限,一般来说对故事的影响力在 Admin 和 User 之间)
此外,存在重要的补充定义:
观测
实际上,盒子存在于玩家的脑内(创作者和每个玩家心中的盒子其实都不太相同;我们会为盒子中空缺的部位按自己的想法进行补全)。盒子只有被读者“看见”、并且被读者认为是“合理”的,才能够维持形态;自相矛盾的逻辑下可以创造出作者心中的盒子,但是这个盒子在玩家眼里无从维持。约束
因此,创作者在设计世界观的时候是存在约束的。在创作者设定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界观背景(剧本的“起始条件”)下,无需额外的推动故事就能自然地在盒子里发生,而创作者之后要做的、也就是选择信息为玩家开放“可读权限”(故事陈述和适当的伏笔),等待这个故事完结;它也可以在中间设定一些个性留有空白的角色,赋予玩家“读写权限”来推动故事,让这个盒子走向不同的结局。
当然,完整的世界观背景是困难的,一般而言都是“点亮一个自洽的小区域”、剩下的就交给玩家想象;接近日常的世界观背景是更容易描绘和取信的。
干涉
也就是创作者对盒子的“介入”行为。一般而言,Guest 的来意是为了观察盒子里的故事,不是为了观察创作者对于盒子的行为。在盒子里突然地出现不符合盒子初始设定的条件一旦被观测到,盒子的“形态”维持就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故事的自然逻辑被破坏、真实感也就因而下降。
这就是我一直以来认为的、较为完整的创作者、角色、玩家交联的“盒子”权限体系。接下来解释 meta(即“超越”)。
在《君彼女》和《ddlc》之类的 meta 作品里,作者将盒子内的女主角的权限超越了盒子本身、而延伸到了盒子外的世界,故称之为 meta。
整齐的句子可以这么写:
玩家在《九号房间》里观察两位男主角心态变化的行为,和实验主持者的视角是重合的(而我,也是在这样的观察之后写下了“报告”);创作者设计《九号房间》作品世界观的过程,和实验主持者的行为也是重合的。
又或者说,从《九号房间》这个作品内部理解,实验组织的力量就是创作者和读者的力量、实验组织就是创作者和读者的化身。如果这部游戏将实验部分报告的选择权交给玩家,这种隐喻会更加强烈;不过,交给玩家拥有“读写权限”的大地,其中的内涵其实仍然是不变的。
我想这种感受也不是我特有的,在某乎上姐妹的评价中,容易看到“玩了这部游戏,很难想象同人作者都是怎么舍得把自家 cp 关进九号房间的”之类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种对这种隐喻的理解的呈现。
某乎的一个姐妹说“或许有的关系最好的形态就是友情。”,就是其中一种思考。“实验”这个超自然的力量与我们的幻想高度重合,而《九号房间》则是以一种尽可能真实的方式呈现盒子创造者的“幻想”自然、真实的推进结果。选择这个富含隐喻意味的视角,对一直以来习惯于在蔷薇向作品中站 cp 拉 cp 的玩家们无疑是一种冲击,也是能够带来许多思考的。
这时回过头想起自己刚打开游戏的时候“或许可以是那种友人变恋人一起度过难关的剧情”开玩笑的想法,也因此感到更加惭愧。
3. 附录
结局Collect
A-公交车结局:我无法接受并厌恶着这样的 < 肉块 >。
B-房间结局:既然你已经扭曲堕落,那么就让我与你永远留在这里、相守相伴吧。
C-死亡结局:我们彼此都很难接受变成这样的 < 你 > 吧。那么就交给我,把无法挽回的变成这样的你终结在这里。
D\E:成功逃离,过上了普通的生活。然而两个人却渐行渐远了。
F:成功逃离,过上了普通的生活,似乎成为了拥有特殊羁绊的友人。
个人而言,为主线扣了微小的分数(5-)就在于 F 线……主观地认为事情不可能这么就结束了。
不是那么一回事、我的心底有谁在低语着、不是那么一回事。
可是我却无法碰触到他。那里的声音太小了。
心里、穿过了夜间便利店的光景。光照下的阴影中、对我说话的是谁。
夕阳西下时宿舍和制服的味道。诉说了无数的昼与夜。
胶片般浮现出来却没有任何感觉。感觉不到。
B 线(诚二想要砂大地失败并且哭泣之后、大地动手结束诚二的痛苦之前)
大地共同心理:经历了这些之后的诚二已不再是我之前所以相信着的那位挚友了。
他压抑的呜咽声轻轻地震动着房间里的空气。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脆弱的样子。诚二、如此的…
现在在这里的已经不是诚二了。不是我认识的诚二。被毁掉了。被我,毁掉了。
“呜……呜呜……”
我的眼泪也。脑子里已经乱七八糟了、想叫喊、想死、想把为什么会这样的想法丢掉,但是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挽回了。
我失控的嚎啕大哭起来。明明并不想哭,但是却无能为力。只能放任自己哭个不停。
可恶、可恶!
懊悔也好,愤怒也好,悲伤也罢,能全部都变成眼泪流出来就好了。然后全部都能一笔勾销就好了。
但是我做不到。我什么都做不到。无论是救你,还是让你恢复原样。
可恶、这到底怎么回事啊、为什么…
F 线 True End